苏洵《六国论》、杜牧《阿房宫赋》、贾谊《过秦论》都是关于秦朝兴亡的文学作品,三位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秦之所以二世而亡的原因,有着深刻的思想和艺术价值。
苏洵《六国论》是一篇议论文,主要论述了秦灭六国的过程和原因,以及秦朝的统治特点和失败教训。苏洵认为,秦之所以能够灭六国,是因为秦国有着强大的军事、政治、法制和经济实力,而六国则相互倾轧,内部腐败,不思进取,不能团结抗秦。苏洵指出,秦之所以二世而亡,是因为秦始皇和秦二世都是暴君,残酷剥削和压迫百姓,不得民心,也不重视文化教育,导致了人民的反抗和天下的动乱。苏洵以史为鉴,警示后人要明辨是非,勿效秦之所为,要尊重民意,推行仁政,才能保国安民。
杜牧《阿房宫赋》是一篇散文,通过对阿房宫的建造和毁灭的描写,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,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。杜牧运用丰富的想象,以铺叙、夸张的手法,富于抑扬顿挫的音乐节奏,展开描写,语言工整而不堆砌,富丽而不浮华,气势雄健,风格豪放。杜牧揭示了秦之所以二世而亡,是因为秦始皇和秦二世都是奢侈淫乱,荒废朝政,不爱百姓,只爱自己,搜刮民财,建造宫室,导致了民怨沸腾,天下大乱。杜牧以秦为鉴,劝诫唐朝统治者要戒秦之失,施行仁政,否则必遭天谴,亡国灭种。
贾谊《过秦论》是一篇赋文,主要论述了秦朝的兴衰变化,以及秦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状况。贾谊认为,秦之所以能够一统天下,是因为秦国有着先进的法制、军事、政治和经济制度,而六国则落后保守,不思改革,不能抵抗秦国的进攻。贾谊指出,秦之所以二世而亡,是因为秦始皇和秦二世都是专制暴虐,不尊重民意,不重视文化,不容异己,导致了人才的匮乏,民心的离散,天下的动荡。贾谊以史为鉴,建议汉文帝要吸取秦朝的教训,要尊重民情,广纳贤才,开放思想,兼容并蓄,才能巩固国家,长治久安。
三篇文章都是以秦朝为主题,但各有侧重。苏洵《六国论》着重分析了秦灭六国的过程和原因,以及秦朝的统治特点,从政治、军事、法制等方面进行论述,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。杜牧《阿房宫赋》着重描写了阿房宫的建造和毁灭,以及秦朝的奢侈淫乱,从文化、道德、人性等方面进行抨击,具有较强的想象力和感染力。贾谊《过秦论》着重论述了秦朝的兴衰变化,以及秦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状况,从制度、思想、人才等方面进行建议,具有较强的创新力和实用性。三篇文章都是以史为鉴,以秦为戒,表达了作者对时代的关注,对国家的忧思,对人民的同情,对仁政的期盼,体现了三位作者的高尚情操和卓越才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