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从小就觉得蔺相如的完璧归赵是个昏招,不过后来的渑池会和将相和确实做得不错,毕竟后来的唐雎也是借鉴了渑池会的情节才能不辱使命。
蔺相如完璧归赵论
王世贞〔明代〕
蔺相如之完璧,人皆称之。予未敢以为信也。
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,诈赵而胁其璧。是时言取璧者,情也,非欲以窥赵也。赵得其情则弗予,不得其情则予;得其情而畏之则予,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。此两言决耳,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!
且夫秦欲璧,赵弗予璧,两无所曲直也。入璧而秦弗予城,曲在秦;秦出城而璧归,曲在赵。欲使曲在秦,则莫如弃璧;畏弃璧,则莫如弗予。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,又设九宾,斋而受璧,其势不得不予城。璧入而城弗予,相如则前请曰:“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。夫璧非赵璧乎?而十五城秦宝也。今使大王以璧故,而亡其十五城,十五城之子弟,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。大王弗与城,而绐赵璧,以一璧故,而失信于天下,臣请就死于国,以明大王之失信!”秦王未必不返璧也。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,而归直于秦?
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。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,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,而责璧与信,一胜而相如族,再胜而璧终入秦矣。
吾故曰: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,天也。若其劲渑池,柔廉颇,则愈出而愈妙于用。所以能完赵者,天固曲全之哉!
群贤毕至
郭建伟2024-02-17 · 回复
小时候读完璧归赵、渑池会、负荆请罪、将相和的时候,心里总有一种奇怪的感觉,直到后来读到王世贞的这篇文章,恍然大悟,心中疑云尽散,不由拍案叫绝。
王世贞在文章中提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观点,即蔺相如能够完璧归赵,更多是因为天意,而非其个人能力所致。这种观点颠覆了传统的英雄叙事,引发了我对历史事件背后复杂性的深思。
文章开头,王世贞直接表达了对普遍赞誉蔺相如的怀疑态度:“蔺相如之完璧,人皆称之。予未敢以为信也。”这一开篇立场,为他接下来的论述奠定了基调。王世贞通过对秦赵两国当时外交关系的分析,指出赵国在处理和氏璧的事情上有失策之处,而蔺相如的成功,实际上是因为秦国当时并不想与赵国为敌,从而没有采取更极端的措施。
王世贞的论证逻辑严密,他认为如果秦国真的想要和氏璧,那么赵国不应该交出璧,因为这样做会使赵国处于不利的地位。而如果秦国不愿意为了和氏璧与赵国断绝关系,那么蔺相如的任务就会变得相对容易。王世贞进一步假设,如果蔺相如在秦国不给城池的情况下坚持要求,秦王可能会因为担心失信于天下而返还和氏璧。
这篇文章的价值,在于它挑战了传统的历史叙述,提醒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时,不能仅仅根据结果来判断,而应该深入分析过程中的各种因素。王世贞的这种批判性的思维方式,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,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。 总体而言,《蔺相如完璧归赵论》是一篇充满智慧和见识的文章。它不仅仅是对蔺相如的一次重新评价,更是对我们如何看待历史人物的一次深刻启示。王世贞的这篇文章,以其犀利的笔触、严密的逻辑和深刻的洞察力,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篇经典之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