×

父母读书

豫让论-背诵

郭建伟 郭建伟 发表于2020-08-12 浏览764 评论1

1人参与发表评论

方孝孺〔明代〕

    士君子立身事主,既名知己,则当竭尽智谋,忠告善道,销患于未形,保治于未然,俾身全而主安。生为名臣,死为上鬼,垂光百世,照耀简策,斯为美也。苟遇知己,不能扶危为未乱之先,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;钓名沽誉,眩世骇俗,由君子观之,皆所不取也。

    盖尝因而论之:豫让臣事智伯,及赵襄子杀智伯,让为之报仇。声名烈烈,虽愚夫愚妇莫不知其为忠臣义士也。呜呼!让之死固忠矣,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——何也?观其漆身吞炭,谓其友曰:“凡吾所为者极难,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而怀二心者也。”谓非忠可乎?及观其斩衣三跃,襄子责以不死于中行氏,而独死于智伯。让应曰:“中行氏以众人待我,我故以众人报之;智伯以国士待我,我故以国士报之。”即此而论,让馀徐憾矣。

    段规之事韩康,任章之事魏献,未闻以国士待之也;而规也章也,力劝其主从智伯之请,与之地以骄其志,而速其亡也 。郄疵之事智伯,亦未尝以国士待之也;而疵能察韩、魏之情以谏智伯。虽不用其言以至灭亡,而疵之智谋忠告,已无愧于心也。

    让既自谓智伯待以国士矣,国士——济国之士也。当伯请地无厌之日,纵欲荒暴之时,为让者正宜陈力就列,谆谆然而告之曰:“诸侯大夫各安分地,无相侵夺,古之制也。今无故而取地于人,人不与,而吾之忿心必生;与之,则吾之骄心以起。忿必争,争必败;骄必傲,傲必亡”。谆切恳至,谏不从,再谏之,再谏不从,三谏之。三谏不从,移其伏剑之死,死于是日。伯虽顽冥不灵,感其至诚,庶几复悟。和韩、魏,释赵围,保全智宗,守其祭祀。若然,则让虽死犹生也,岂不胜于斩衣而死乎?让于此时,曾无一语开悟主心,视伯之危亡,犹越人视秦人之肥瘠也。袖手旁观,坐待成败,国士之报,曾若是乎?智伯既死,而乃不胜血气之悻悻,甘自附于刺客之流。何足道哉,何足道哉!

    虽然,以国士而论,豫让固不足以当矣;彼朝为仇敌,暮为君臣,腆然而自得者,又让之罪人也。噫!


群贤毕至

访客
郭建伟 郭建伟2024-03-02 · 回复

       在深入阅读方孝孺的《豫让论》后,我被其对豫让行为的深刻剖析所吸引。方孝孺并不是简单地赞扬豫让的忠义,而是从一个更高的角度对其行为进行了批判,这种批判不仅仅是对豫让个人的,更是对当时社会普遍价值观的反思。

       文章中,方孝孺提出了一个核心观点:真正的国士应当在国家未陷入危难之前就提出预警和解决方案,而不是在国家已经失败之后才去捐躯。这一观点颠覆了传统对于忠臣义士的评价标准,提出了更为深远的思考。

       方孝孺认为,豫让虽然以极大的勇气和牺牲精神去报仇,但他在智伯贪得无厌、破坏与其他国家(大夫)友好相处原则时,未能劝其改正,这实际上是一种失职。豫让在智伯因祸亡身后去为他报仇,凭着血气之勇刺杀赵襄子,并不值得称道。
方孝孺的这种观点,对我来说,是一种启示。它告诉我们,在评价一个人的行为时,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成果上,更要深入分析其行为背后的动机和社会价值。一个人的行为,无论多么英勇,如果没有为社会带来长远的利益,那么这种行为就很难称得上是真正的忠义。

       《豫让论》不仅仅是对豫让个人的批判,更是对整个社会价值观的反思。方孝孺通过对豫让行为的分析,提出了对国士的新定义,即国士不仅要有忠于国家的决心,更要有为国家未来着想的智慧和远见。 总体来说,《豫让论》是一篇充满智慧和见识的文章。它不仅仅是对历史人物的一次重新评价,更是对我们如何看待个人行为和社会价值的一次深刻启示。

       方孝孺的这篇文章,以其犀利的笔触、严密的逻辑和深刻的洞察力,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篇经典之作。它教会我们,在评价历史人物时,我们不应只看结果,更要深入分析过程中的各种因素。这种批判性的思维方式,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,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。

       在文章的最后,方孝孺提出了一个尖锐的观点,用以嘲讽那些在政治风云变幻中轻易改变立场的建文旧臣。他指出,那些朝为仇敌,暮为君臣,腆然自得的人,其实质并不比豫让高尚。这一观点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政治立场的不坚定性。方孝孺借此批评那些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投降的建文旧臣,表达了他对于忠诚和信义的坚持。这一观点也反映了方孝孺自己的政治立场和价值观,即使面对死亡威胁,他也坚守自己的信念,不愿意违背自己的原则。这种坚定的态度,让方孝孺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朽的名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