×

读万卷书

谏逐客书-背诵

郭建伟 郭建伟 发表于2021-01-09 浏览512 评论0
谏逐客书李斯〔先秦〕  臣闻吏议逐客,窃以为过矣。昔缪公求士,西取由余于戎,东得百里奚于宛,迎蹇叔于宋,来丕豹、公孙支于晋。此五子者,不产于秦,而缪公用之,并国二十,遂霸西戎。孝公用商鞅之法,移风易俗,民以殷盛,国以富强,百姓乐用,诸侯亲服,获楚、魏之师,举地千里,至今治强。惠王用张仪之计,拔三川之地,西并巴、蜀,北收上郡,南取汉中,包九夷,制鄢、郢,东据成皋之险,割膏腴之壤,遂散六国之从,使之西面事秦,功施到今。昭王得范雎,废穰侯,逐华阳,强公室,杜私门,蚕食诸侯,使秦成帝业。

读万卷书

过秦论-背诵

郭建伟 郭建伟 发表于2020-12-02 浏览843 评论0
过秦论-背诵贾谊〔两汉〕上篇 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,拥雍州之地,君臣固守以窥周室,有席卷天下,包举宇内,囊括四海之意,并吞八荒之心。当是时也,商君佐之,内立法度,务耕织,修守战之具;外连衡而斗诸侯。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。  孝公既没,惠文、武、昭襄蒙故业,因遗策,南取汉中,西举巴、蜀,东割膏腴之地,北收要害之郡。诸侯恐惧,会盟而谋弱秦,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,以致天下之士,合从缔交,相与为一。当此之时,齐有孟尝,赵有平原,楚有春申,魏有信陵。此四君者,皆明智而忠信,宽厚而爱人,尊贤而重士

读万卷书

箕子碑-背诵

郭建伟 郭建伟 发表于2020-11-12 浏览582 评论0
箕子碑-背诵柳宗元〔唐代〕  凡大人之道有三:一曰正蒙难,二曰法授圣,三曰化及民。殷有仁人曰箕子,实具兹道以立于世,故孔子述六经之旨,尤殷勤焉。  当纣之时,大道悖乱,天威之动不能戒,圣人之言无所用。进死以并命,诚仁矣,无益吾祀,故不为。委身以存祀,诚仁矣,与亡吾国,故不忍。具是二道,有行之者矣。是用保其明哲,与之俯仰;晦是谟范,辱于囚奴;昏而无邪,隤而不息;故在易曰“箕子之明夷”,正蒙难也。及天命既改,生人以正,乃出大法,用为圣师。周人得以序彝伦而立大典;故在书曰“以箕子归作《洪范》”

读万卷书

六国论-背诵

郭建伟 郭建伟 发表于2020-11-09 浏览861 评论1
六国论苏洵〔宋代〕  六国破灭,非兵不利,战不善,弊在赂秦。赂秦而力亏,破灭之道也。或曰:六国互丧,率赂秦耶?曰:不赂者以赂者丧。盖失强援,不能独完。故曰:弊在赂秦也。  秦以攻取之外,小则获邑,大则得城。较秦之所得,与战胜而得者,其实百倍;诸侯之所亡,与战败而亡者,其实亦百倍。则秦之所大欲,诸侯之所大患,固不在战矣。思厥先祖父,暴霜露,斩荆棘,以有尺寸之地。子孙视之不甚惜,举以予人,如弃草芥。今日割五城,明日割十城,然后得一夕安寝。起视四境,而秦兵又至矣。然则诸侯之地有限,暴秦之欲无厌

郭建伟 郭建伟 评论于 2020-11-15

       《六国论》主要探讨了战国时期六国被秦国灭亡的原因和教训,以及对北宋时代的政治启示。文章的核心观点是“六国破灭,非兵不利,战不善,弊在赂秦”。苏洵认为,六国之所以灭亡,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锐利,也不是因为他们打仗不好,而是因为他们用土地来贿赂秦国,削弱了自己的力量,助长了 ... 查看完整评论

读万卷书

豫让论-背诵

郭建伟 郭建伟 发表于2020-08-12 浏览763 评论1
方孝孺〔明代〕    士君子立身事主,既名知己,则当竭尽智谋,忠告善道,销患于未形,保治于未然,俾身全而主安。生为名臣,死为上鬼,垂光百世,照耀简策,斯为美也。苟遇知己,不能扶危为未乱之先,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;钓名沽誉,眩世骇俗,由君子观之,皆所不取也。    盖尝因而论之:豫让臣事智伯,及赵襄子杀智伯,让为之报仇。声名烈烈,虽愚夫愚妇莫不知其为忠臣义士也。呜呼!让之死固忠矣,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——何也?

郭建伟 郭建伟 评论于 2024-03-02

       在深入阅读方孝孺的《豫让论》后,我被其对豫让行为的深刻剖析所吸引。方孝孺并不是简单地赞扬豫让的忠义,而是从一个更高的角度对其行为进行了批判,这种批判不仅仅是对豫让个人的,更是对当时社会普遍价值观的反思。

      ... 查看完整评论

读万卷书

贾谊论-背诵

郭建伟 郭建伟 发表于2020-06-12 浏览358 评论2
苏轼〔宋代〕        非才之难,所以自用者实难。惜乎!贾生,王者之佐,而不能自用其才也。夫君子之所取者远,则必有所待;所就者大,则必有所忍。古之贤人,皆负可致之才,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,未必皆其时君之罪,或者其自取也。        愚观贾生之论,如其所言,虽三代何以远过?得君如汉文,犹且以不用死。然则是天下无尧、舜,终不可有所为耶?仲尼圣人,历试于天下,苟非大无道之国,皆欲勉强扶持,庶几一日得行其道。

郭建伟 郭建伟 评论于 2024-03-04

       在阅读苏轼的《贾谊论》时,我不禁对苏轼的深刻见解和独到的批判精神感到敬佩。苏轼在这篇文章中并没有简单地赞扬贾谊的才华,而是从一个更高的角度,对贾谊的人生选择和处世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批判。这种批判并非出于无情,而是基于对历史人物深刻理解的一种深情关怀。 苏轼认为,贾谊 ... 查看完整评论

读万卷书

恨赋-背诵

郭建伟 郭建伟 发表于2020-06-02 浏览387 评论0
恨赋江淹〔南北朝〕  试望平原,蔓草萦骨,拱木敛魂。人生到此,天道宁论?于是仆本恨人,心惊不已。直念古者,伏恨而死。  至如秦帝按剑,诸侯西驰。削平天下,同文共规,华山为城,紫渊为池。雄图既溢,武力未毕。方架鼋鼍以为梁,巡海右以送日。一旦魂断,宫车晚出。  若乃赵王既虏,迁于房陵。薄暮心动,昧旦神兴。别艳姬与美女,丧金舆及玉乘。置酒欲饮,悲来填膺。千秋万岁,为怨难胜。  至如李君降北,名辱身冤。拔剑击柱,吊影惭魂。情往上郡,心留雁门。裂帛系书,誓还汉恩。朝露溘至,握手何言?  

笔记随笔

《孙子兵法》读书笔记

郭建伟 郭建伟 发表于2020-04-07 浏览848 评论0
  《孙子兵法》是一部古老而又永恒的兵学经典,它不仅适用于战争,也适用于各行各业,包括审计。作为一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员工,我从《孙子兵法》中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和技巧,结合我的工作实际,我总结了以下几点:  《孙子兵法》说:“兵者,国之大事,死生之地,存亡之道,不可不察也。”这句话告诉我们,审计是国家和企业的重要工作,关系到财务和经济的安全,法律和道德的规范,信誉和形象的维护,不可不慎重也。因此,我们要认真履行审计职责,严格遵守审计规范,客观公正地执行审计程序,及时有效地发现和处理审计问题

笔记随笔

读《六国论》、《阿房宫赋》、《过秦论》有感

郭建伟 郭建伟 发表于2020-03-05 浏览452 评论0
  苏洵《六国论》、杜牧《阿房宫赋》、贾谊《过秦论》都是关于秦朝兴亡的文学作品,三位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秦之所以二世而亡的原因,有着深刻的思想和艺术价值。  苏洵《六国论》是一篇议论文,主要论述了秦灭六国的过程和原因,以及秦朝的统治特点和失败教训。苏洵认为,秦之所以能够灭六国,是因为秦国有着强大的军事、政治、法制和经济实力,而六国则相互倾轧,内部腐败,不思进取,不能团结抗秦。苏洵指出,秦之所以二世而亡,是因为秦始皇和秦二世都是暴君,残酷剥削和压迫百姓,不得民心,也不重视文化教育

读万卷书

别赋-背诵

郭建伟 郭建伟 发表于2020-01-09 浏览268 评论1
别赋江淹〔南北朝〕  黯然销魂者,唯别而已矣!况秦吴兮绝国,复燕宋兮千里。或春苔兮始生,乍秋风兮暂起。是以行子肠断,百感凄恻。风萧萧而异响,云漫漫而奇色。舟凝滞于水滨,车逶迟于山侧。棹容与而讵前,马寒鸣而不息。掩金觞而谁御,横玉柱而沾轼。居人愁卧,怳若有亡。日下壁而沉彩,月上轩而飞光。见红兰之受露,望青楸之离霜。巡层楹而空掩,抚锦幕而虚凉。知离梦之踯躅,意别魂之飞扬。

郭建伟 郭建伟 评论于 2020-01-12

       《别赋》全赋以“别”为主题,通过对六种不同类型的别离情景的描写,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悲哀,表达了作者的怨愤和哀怨。

       《别赋》的结构分为三部分:第一部分是开篇序言,作者以“黯然销魂者 ... 查看完整评论